一个公务员,一个大学老师,一个国企经理,上演了又一个“中国合伙人”的创富记。
1 馄饨硕士下海路
先让时间回到1999年。一次会后,安徽贵池县观前税务局科员左兵“炒”了县委鱿鱼,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,因为他是县里第一个辞职的公务员。
左兵瘦瘦的个儿,如果按部就班地过下去,他会分到一套房子和一辆摩托车,但他留下一句“我不要那种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”后,拂袖而去。
在左兵辞职的同年,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硕士翁联辉也辞掉了大学老师的工作。他还有另一个身份——罗森便利店店长,他觉得与其加盟别人,不如自己创业,让别人加盟你。
就在这个时候,当地一家国企分公司经理张彪失业了。经济体制改革大潮来临,饭碗说没就没。
中国有句俗话叫“无巧不成书”,用来形容他们三个人恰如其分。
他们同为小学同学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们在上海聚到了一起。因为各有所长,于是他们决定合伙创业,开一家馄饨铺。
说干就干,他们马上去工商局领到了上海市第一家个体户证书,证书编号001。
2 以史为鉴创稳定
三个无业硕士筹了4万块钱,每人出资1.33万,各占33.3%股份,第一家“吉祥馄饨”铺就在上海人民路开张了。
刚踏入餐饮业没经验,他们开始了天天吃馄饨的生活,称之为市场调研。很快,他们吃遍了上海的大饭店小饭馆,并且还打包一份回去拆开来研究。
做小吃生意的辛苦是常人难以体会的。“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起床了,去菜场批发芹菜、荠菜,讨价还价,回来三个人一起拌馅、开电瓶车送外卖,晚上就睡在店里的阁楼上。”
三个人学历高,眼界自然不低。当过公务员的左兵喜欢读史,每次看《太平天国》,就对里面兄弟反目,祸起萧墙的历史扼腕叹息。
他拉着张彪和翁联辉结合自身情况探讨历史,最后总结出一套协定:
所有的决定2: 1才能通过,当然,3: 0更好;
所有的决定必须当场表达,不能说回去再考虑,三人的老婆不能“参政”;
三人中如有直系亲属进入公司工作,必须告知另外两人并且征得同意;
手机费、汽油费等所有私人费用一律不能报销;
不管谁做老大,另外两人必须要支持他。
这套协定保证了吉祥馄饨的稳定发展,避免了分歧得不到解决的情况,那么多年过去了,一直沿用至今。
3 用简单打造核心竞争力
成立19年,吉祥馄饨几度经历市场环境恶化,门店亏损严重,生死悬于一线。但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。
这一切源于两个字:简单。最简单的品类,最小的开店成本,最高效的运作模式。
曾经,吉祥馄饨的菜单有50多种馄饨,100多种馅。后来三兄弟发现随着产品线的拉长,管理控制能力变得越来越弱,空间越来越小。所以他们把产品砍到20个品种,管理起来轻松多了。
三兄弟死磕产品,把上海人的精明和细致发挥到了极致。
为了追求标准化,他们挑选了十几家面粉供应商。在五花肉上面,他们也和肉联厂签订协议,肥瘦比例必须是2:8。
虽然手工包馄饨肯定有误差,但吉祥馄饨严格控制误差率,一碗馄饨310克,上下误差不超过5克,标准化保证了质量和规模。
因为以产品简单为核心,三兄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管理上,他们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模式:
“如果吉祥馄饨走到今天算有点成绩的话,是因为选择了一个简单的产品。这个产品让我们有机会增加自己的组织能力,更完善自己的品牌管理能力,在运营当中像自己开店一样。”
4 小店铺,大连锁
吉祥馄饨的店面非常小,在那个年代既没有外卖,也没有平台曝光,怎样把爆款店变成连锁店?
机会很快来了。随着肯德基、麦当劳进入中国后发展起来,90年代末“特许经营”大火。“特许经营”就是个体缴纳加盟费,品牌方提供软、硬件,再在营收里扣一定比例品牌管理费。
麦当劳、肯德基的加盟费都在百万以上,而吉祥馄饨的加盟费3年才1万,他们不靠加盟费赚钱,他们要赚的是产品的钱。
2000年前后,中国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下岗潮。
由于经营正规且加盟费低,吉祥馄饨被政府选中,成为了下岗再就业的指定项目。
在吉祥馄饨,加盟和直营是协同的关系。到今天为止,他们在全国有2500家门店,每天卖出20万碗馄饨,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。虽然机构越来越庞大,但他们一直保持着85%的加盟店、15%的直营店这样的比例关系。
这就是他们“小店铺、大连锁”的商业模式。
5 走向成功的独门秘笈
吉祥馄饨学习海底捞的师徒培养制,从一线的馄饨技工,到门店加盟商,都是师徒制,员工流失率从95%降低到了20%。
爱顾客、爱朋友,爱员工,成为了三兄弟走向成功的独门秘笈。
他们制定出了一个门店合伙人计划,凡是吉祥馄饨的员工愿意出去创业的,他们经过考核,会把店铺交给员工去经营,让他们赚更多的钱。
公司还设立了大病医疗补助基金,凡是员工或其家人生了大病,就能领到2万到3万的医疗补助。